技术文章
首页 >>> 点点taptap最新版本更新内容 >>> 热解析仪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、工业卫生等领域中

热解析仪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、工业卫生等领域中

  热解析仪(又称热脱附仪)是一种用于分析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的设备,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、工业卫生等领域。
 
  1.吸附富集:样品中的挥发性组分被特定的吸附剂(如Tenax、活性炭等)所捕获。这一步骤实现了待测物与基质的分离以及浓度的富集,使得后续检测更加容易和准确。
 
  2.热解析释放:经过吸附后的样品,会通过快速升温的方式,让吸附剂上的化合物脱附出来。这些脱附后的化合物以气体的形式存在,然后直接导入到分析仪器(例如气相色谱仪GC)中进行检测。这样就能够对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。
 
  3.辅助过程: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,还会配合一些其他的措施来保证实验的效果。比如在对采样管进行加热使成分解析出来后,会利用惰性载气(像氦气或氮气)将解析出的组分带入气相色谱仪或其他分析仪器中,以便进一步的分析和检测。
 
  热解析仪的测定步骤:
 
  1.仪器预处理与状态检查
 
  -气路系统检漏:使用皂膜流量计或检漏液检测载气、解析气的接口是否存在漏气现象,避免因漏气导致样品损失或数据偏差;
 
  -温度校准:用标准温度计(精度≥0.1℃)验证解析炉、吸附管及传输线的温度控制精度。例如,设定解析温度(如250℃),稳定后实测吸附管附近温度,偏差需≤±5℃;传输线温度应高于解析温度10~20℃,以防止样品冷凝;
 
  -流量校准:通过皂膜流量计测定载气和吹扫气的实际流量(如载气常用30~50mL/min),误差需≤±2。若流量不稳定,需检查稳压阀、电磁阀或气体钢瓶压力是否充足。
 
  2.标准物质与样品制备
 
  -选择标准品:优先选用有证标准物质(CRM),如挥发性有机物(VOCs)的标准溶液或气体混合物,确保其浓度梯度覆盖目标范围且溶剂与样品基质一致;
 
  -配制标准曲线:采用逐级稀释法制备至少5个浓度梯度的标准溶液(如0.1、1、10、50、100μg/mL),低浓度溶液建议现配现用以减少挥发损失;气体标准品需通过动态稀释装置或定量环准确进样,并注意标气钢瓶垂直放置及室温平衡;
 
  -样品前处理一致性:固体样品需按相同粉碎度和称样量处理;液体样品则需统一萃取体积和解析时间,以保证实验可重复性。
 
  3.样品吸附与两级解析
 
  -吸附过程:将待测样品引入填充特定吸附剂的玻璃管中,使目标化合物被有效捕获。吸附剂的选择需根据样品特性优化,以实现对VOCs的高选择性保留;
 
  -两级解析:先通过大体积采样将化合物富集于高容量吸附管,再加热解析至毛细聚焦管进行二次浓缩;随后再次加热毛细管,将富集后的样品导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。此设计可提高进样效率并获得尖锐的色谱峰形。
 
  4.气相色谱分离与检测
 
  -载气输送:解吸后的样品随惰性气体(如氮气或氦气)进入色谱柱,基于各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分离;
 
  -信号采集:分离后的组分依次通过检测器(如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),根据响应值确定有机物的种类和浓度。
Baidu
map